本文介绍了高精度液位变送器测试系统的系统结构和软件设计,重点介绍了基于多线程的多串行通信协议的开发和过程流程,实现了正确性
液位变送器
传感器参数的大量采集,提高了生产效率,为液位变送器的软件补偿和标定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提高了液位变送器的精度和可靠性。 随着微处理器在工业测量控制中的广泛应用和性价比的降低,出现了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高精度智能液位变送器,对液位变送器的生产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精度,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方法需要大量检查液位变送器和传感器的参数,形成软件补偿表,判断变送器、传感器的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本文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构建了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中心的寄存器测试系统。 1 .系统构成变送器测试系统整体的构成图,主要是dracker公司的DPI520系列标准液面水平发生器3台,吉时利公司的数字万用表2700系列1台,欧姆龙公司的可编程控制器( PLC)C2OO日1台,智能住宅1台,里 这些智能仪表带有RS232通信端口,但由于通常的工业用控制计算机只有2个232通信端口,为了增加串行端口,采用了MOXA公司的C168日系列单拖存。
2 .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测试系统整体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控制机的人机界面,设定要测量的发射器和传感器群、液位大小的设定和温度,将通过PLC选择的发射器和传感器按顺序进行测量即收集的内容放入数据库,进行适当的计算 通常,为了在使用液位传感器之前执行温度漂移补偿和非线性校正,常规方法通过基于经验值在一些温度点处选择用于补偿的电阻器来提高补偿之后的精度。 为了在全温度范围内获得高精度补偿效果,需要大量测量传感器在各温度下的参数,通过公式计算补偿电阻的大小,提高传感器的精度和可靠性。 本测试系统的一个功能是一次测试64个传感器,计算相应的补偿电阻值,同时计算传感器的非线性、重现性、滞后性,得到其精度,判断是否满足要求。 随着智能变送器的出现,对变送器的温度漂移补偿和非线性校正方法也一直以来,单纯的模拟电路调节以软件调节为中心。 软件调节的主要原理是在生产振荡器时,计算振荡器的温度、标准水平上的输出,形成补偿参数并存储在振荡器的程序存储器中,在生产现场实际应用时,程序根据现场的温度和水平自动调用补偿参数,完成补偿过程。 系统的两个功能是测试多个64个振荡器,执行相关处理以获得补偿参数。 使用本系统,既能提高传感器生产和检测的生产效率,又能补偿传感器和变送器,大大提高其精度。 3、系统软件设计选择microsoft®visic ̄+6.0开发软件系统,以便系统要求大量交互接口,设置和监控大量参数,操作系统在Windows2000中 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人机界面设置、多串行通信和数据库处理等。 人机接口的设置主要利用VC十+的控件进行编程,数据库部分主要是计算与数据存储相对应的参数,比较简单,在此不作介绍。 在此着重介绍多串行通信的编程。 3.1封装串行类visaicstory+的微软基类( MFC )不能提供公共串行通信代码,使用32位WindowsAPI函数操作串行很麻烦。 由于在系统内的大量数据传输中采用串行端口,因此对串行端口的操作特别频繁。 我们主要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对VC6.O下常用串行操作实施串行系统CSerialP0rt相关属性和方法,以提高串行操作的透明度,提高串行传输数据的可靠性,隐藏基本细节,对串行操作进行编程 您在串行端口. cpp源文件中定义了一系列函数以处理串行。 例如,初始化序列并设置序列属性的InitP0r ( )函数。用于启动和停止线程的StartMonitoring ( )、RestartMonitoring ( )函数。用于读取和写入序列的reet 3.2通信协议的实现系统采用的
智能流量计
另外,因为制造商使用的协议不同,所以给软件设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从所有智能仪表中提取共同的性质(例如端口号、仪表号、下位设备地址、功能记述等),结合所概括的共同的性质形成一个智能仪表基本类CC0mmen类,标准的仪表访问和数据访问接口 各智能仪表采用制造商提供的通信协议。 3.3实现多线程串行通信,要求控制台与四个以上智能仪表通信,并长期动态稳定运行,是液位变送器检测系统整体的中枢,因其可靠性、鲁棒性要求高,整个数据采集的驱动程序对于各串行读写协调至关重要 在启动串行数据采集驱动程序之前,根据实际计算机连接情况配置计算机,设置并存储各串行连接的计算机类型和个数、基本串行通信参数。 驱动程序主线程的作用是负责交互式接口操作和各串行操作线程的启动和协调,线程间的通信采用Windows的消息机制。
以上就是高精度液位变送器测量介绍文章的全部内容